2025-07-07
IDOPRESS
江苏13市为何“个个能打” 从区域差距到全员晋级!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举办仅两个月,就引起了央媒和省外媒体的广泛关注,“苏超”成为网络热词。在众多讨论中,是否要向“苏超”学习成为一个热门话题。大多数网友认为这个作业难以复制,因为江苏13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强大,这是其他省份难以企及的。有人提到江苏13个市都是“二级财政”,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。江苏13市并没有所谓的“二级财政”,只是省级层面分走的不多。
实际上,江苏13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曾经差异很大。苏南苏北的发展差距曾经非常明显。历史上,江苏一直存在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,就像国家的东西部差距一样。长江横穿江苏,将该省分为南北两部分,这种地理分隔也导致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。苏南土地肥沃、水系发达,自古繁华;而苏中苏北地势起伏较大,土地较为贫瘠,历史上饱受自然灾害。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,苏北还有近200万人口处于贫困状态。
以宿迁为例,1996年宿迁成立时,是江苏最穷的设区市,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4.88亿元,而同年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2.14亿元,相差8倍。到2003年,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1.56亿元,宿迁则为278.19亿元,差距扩大到10倍。不仅是这两个市,苏南苏北各市的差距都很悬殊。例如,1996年淮安市地区生产总值是173.23亿元,同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682.78亿元,无锡市地区生产总值861.78亿元。南京是淮安的近4倍,无锡是淮安的近5倍。